文/本报记者 陈瑛楠
一位81岁老人昏倒在乌兰察布市卓资县野外,有村民发现后立即报警,他被及时送往医院。民警千份《寻人启事》,找不到老人的家属,他的身份扑朔迷离。
好心的村民、负责任的民警、救死扶伤的医生、热心的民政干部,他们为抢救老人的生命奔波着,为寻找老人的家属奔波着!
当老人苏醒时,根据他的陈述,警方竟然查证他是网上在逃犯……
沙土堆上的昏迷老者
2月26日14时许,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大榆树乡,村民张先生外出办事,他途经卓凉公路附近的大沙堆时,看到一名老人倒在沙堆上一动不动。
“我还以为他是在工地打工累了,趁着中午阳光暖和躺在沙堆上打盹儿,所以也就没在意。”张先生回忆说。
18时许,张先生沿着公路往回走,当他再次路过这个沙堆时,发现老人还躺在那里,与中午时的睡姿一样。他顿时心中生疑。
“我一想坏了,老人肯定遇到麻烦了。”张先生不由自主地走向前去,他发现老人嘴角有血迹。
“我叫了老人几声,老人没有反应,我伸出手在老人鼻子上试探了一下,发现老人还有呼吸,只是十分微弱。这里晚上零下十几度,如果没人管,老人肯定会被冻死的。”张先生怕出人命,赶紧拨打了110报警。
十分钟后,卓资县公安局后房子派出所民警和大榆树派出所民警赶到了现场。
“老大爷,老大爷,你哪不舒服?”民警走到老人身边,轻轻拍了拍老人的肩膀。可是,民警连着叫了几声,老人仍然没有回应。
“我们接到报警后,我和大榆树派出所所长田凯峰就立即赶到了现场。我们发现老人已经昏迷不醒,但是还有微弱的呼吸。因为我们不知道老人是什么原因昏迷的,也不懂医,所以不敢轻易翻动老人。”当天出警的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公安局后房子派出所所长张胜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看到老人病情十分危急,民警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联系了大榆树乡分管民政的副乡长赵日和来现场辨认。
赵日和赶到现场,经过辨认不认识,并断定老人不是本乡人。
老人身份成谜团
120急救医护人员赶到现场,经医生初步确诊老人是因为脑中风出现昏迷,并立即将他送往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由于没有查出老人的身份,民警十分着急,他们也一同跟随120急救车来到县医院。
“在医院里,我们发现老人身上没有带任何证件,也没有任何家属的联系方式。于是,我们赶回事发地,向周围居住的村民打听,看是谁家有亲戚来了。可是我们一直打听到第二天凌晨,也没有查出老人的身份。”张胜利说。
老人病情十分危急,卓资县人民医院值班医生立即向院长张志忠进行了汇报。
“不管他是什么身份、有没有家属,救人要紧!你们马上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尽力抢救。”张志忠当即下了命令。
值班医生李玉龙立即安排为老人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和急救。
“老人被送来的时候情况十分危险,已经处于重度昏迷状态,嘴角及衣物上有呕吐物及少量血迹,瞳孔缩小,左侧肢体下坠试验呈阳性。老人肺部有湿罗音,我们当时初步估计老人肺部有感染。因为我们不知道老人发病时的情况,也不知道老人有哪些病史,所以我们只能对老人进行全面的全身检查。”医生李玉龙说。
27日1时许,老人的检查结果出来了:脑梗塞、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血糖偏高……医护人员立即对老人进行对症治疗。医院安排了3名工作人员为老人陪床。
27日5时许,由于得到了及时治疗,老人的肢体有了轻微的活动,并不时发出低沉的呻吟声。看到这一情况,值班医生李玉龙立即向院长进行汇报,同时通知了公安部门。
2月27日一大早,张胜利和田凯峰便赶到医院探望老人。可是,老人的情况仍然不是很好,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根本无法与民警正常交流。
民警和院方沟通后,与卓资县民政局取得联系。当日上午,民政局救灾救济股股长哈达来到医院探望老人,并告诉院方:“你们一定要全力救治老人,如果能够找到老人的家属就不说了,如果找不到家属,他的医疗费由我们民政局承担。”
爱心接力大营救
因为老人病情严重,县医院的医疗条件有限,当天中午,他被送往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进一步治疗。
在送往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的路上,老人反应比较大。为了减少老人的痛苦,120急救车行进速度十分缓慢,尽量保持车辆平稳行驶。直至当日下午16时许,他们才来到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
卓资县民政局干部立即与院方沟通,老人被送往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卓资县民政局哈达股长亲自陪了老人一夜。
老人的生命暂时保住了,可是寻找老人家属就成了大问题。公安机关和民政部门给老人拍了照片,复印了近千张《寻人启事》,张贴在卓资县的乡镇里,寻找老人的家属。
公安机关推断,老人在卓凉公路被发现,既然老人不是卓资县的人,那估计就是凉城县的。
2月28日,卓资县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出了寻找老人家属的寻人启事。但是,这些寻人启事散发、播出后犹如石沉大海,没有一个人知道老人的身份。
张胜利所长告诉记者:“我们发现老人的时候,他穿戴整齐,衣服也比较干净,觉得他的家一定离这里不远。所以,我们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老人家属。”
在重症监护室,老人又昏迷了整整3天。在这3天里,民警和民政部门干部一直在寻找老人的家属。
老人到底是哪里人?这么大岁数为什么一个人在外?老人身上为什么没有任何证件及联系电话?这些问题在张胜利的脑海中不断浮现。
为了寻找老人的家属,民警们拿着印有老人照片的寻人启事,不知跑了多少个村子,问了多少村民。可是,依然没有一个人认识老人。
老人苏醒了
3月3日早晨,正当民警一筹莫展的时候,从医院里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老人苏醒了!
老人用含糊不清的话语,说自己是凉城县人,并说出了自己和儿子的名字。
哈达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来到了卓资县公安局,想通过老人说的信息查找老人的家属。可是,民警在户籍上怎么也找不到老人的名字。
正当民警准备和凉城县警方取得联系的时候,卓资县公安局民警赵建华知道了这一情况,他主动要求通过公安信息大平台帮助寻找老人的家属。
当赵建华试着用老人说出的十几个名字的模糊音查询后,事情终于有了进展。
赵建华发现,在公安机关的在逃人员信息中,有一个网上在逃人员的信息资料和老人所说的情况十分吻合,而且他儿子的名字也相同。
在逃人员信息显示,戴某某1932年出生,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人,他于1994年12月26日在凉城县城关镇(现为岱海镇)旧堂村自家院内,用双筒猎枪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陈某打死,并将陈某的女儿刘某打伤后在逃。
民警和哈达怎么也不能相信,这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就是被公安机关追逃的杀人犯。
通过信息平台上的相关资料显示,民警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了在逃人员信息表上戴某某儿子的电话。
“因为戴某某是1999年6月被公安机关列为省级督捕网上命案逃犯,我当时真的不知道信息中留的电话号码是否在使用。”赵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记者说,“当时拨通电话后听到线路畅通的声音,我高兴极了。哈达在旁边轻声地问我,‘电话通的不?’我高兴地告诉他,‘通了,通了!’”
电话接通后,一名男子接听了电话。赵建华说明自己身份后,询问他是否是戴某某的儿子。对方回答“是。”
赵建华告诉对方,他们这里发现一名病倒在路边的老人,基本情况很像他的父亲戴某某,让他尽快来卓资县认一下。挂断电话后,卓资县警方又和凉城县公安局取得了联系,希望他们能够尽快和戴某某的家属一同来认人。
哈达告诉记者:“电话虽然打通了,但是我们心里都没底,我们都不相信这个老人就是公安机关的网上在逃人员。后来我又一想,不管老人到底是不是那个杀人逃犯,只要能够给老人找到家属,让老人在弥留之际落叶归根,那就是最好的结果。”
一把辛酸泪
3月4日上午,凉城县警方和戴某某的家属一同来到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
这时,老人的情况稍有好转,早晨还喝了一大碗粥。戴某某的家属一见到躺在病床上浑身插满管子的老人,马上就认出了这正是因为杀人离开家近20年的亲人。
老人见到家属后,情绪十分激动。他拉着家属和民警的手老泪纵横,嘴里含糊的说着:“真好,谢谢!”
老人的身份得到了确认,经过院方同意,家属在付清医疗费后和凉城县警方一同接老人回了凉城县。
一桩19年前的命案积案终于有了结果。
当年,61岁的戴某某因一时冲动,制造了一起震惊全县的凶杀案。
戴某某在近20年的逃亡路上,经过了多少风吹雨打,又经过了多少担惊受怕?这其中的辛酸苦辣恐怕只有他一人知道。
戴某某清醒后,他用含糊不清、断断续续的语言说出了这些年来自己的一些经历。
在逃亡的近20年里,戴某某一直隐姓埋名、一路流浪。
有路人和戴某某搭话,他都是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假装自己神志不清,生怕自己的身份暴露。
在路边行走时,戴某某只要一听到警车的鸣笛声,他就会神色慌张起来,腿脚也不由自主地开始哆嗦,感觉自己和幽灵一样,与人世间完全隔绝了。
戴某某由于年老,力气不足,也曾想打工挣钱,可多次尝试都不能如愿,只好过着勉强添饱肚子的乞讨生活。
多年来,戴某某内心不知挣扎多少次,想早点结束自己这种幽灵般的生活。可是,到了行动之时,他又缺少了勇气,只好放弃自己敢想而不敢做的念头,继续漫无目的地行走异地他乡。
今年年初,已经81岁高龄的戴某某觉得自己时日不多,不愿意客死他乡,想要在有生之年回到养育自己多年的家乡看看,见见亲人最后一面。他这次坚定了回家的勇气和决心,便开始朝着回家的方向沿路前行。
2月26日晚,戴某某行走极度困乏,再加上病情严重,昏倒在乡间的小路上。经过好心人和公安、民政部门的救助,醒来的戴某某感动不已,良心发现的他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3月23日6时许,戴某某离开人世。
案情无法还原
3月31日,记者来到案发地——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岱海镇旧堂村。
旧堂村是离镇子最近的一个村,记者询问了十几户村民,但是这些村民都是几年前或十几年前搬来的,并不知道20年前发生的血案。
记者又在村子里询问了一上午,终于有一名60多岁的老人知道这件事。但是老人说,他只是听说有这么回事,但是不知道案发时的详细经过。他只知道戴某某杀人后逃走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再没听到过戴某某的消息。
按照老人指引的方向,记者又找到了旧堂村的2户老住户。李大娘今年已经78岁了,一直生活在旧堂村。可惜的是,她也只是知道有这么回事,但是不了解详情。记者几经周折又找到几位本村的老者,终于知道了案发地点。
当记者来到案发地时才发现,这里原来的一片平房早就成了高楼,几经询问,记者最终也没能找到知情人还原案发现场。
通过多方打听,记者终于得到了老人戴某某儿子的电话。
记者拨通电话后,戴某某的儿子称自己在外地,并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案发时我不在现场,我不清楚情况。我父亲案发后离开,我们再也没有联系过。这些年我也没有找过他。我父亲回来后我也没有见到,只知道他回来没几天就去世了。”
“我手机没电了。”戴某某的儿子随后便挂断了电话。
(原标题:杀人潜逃20年 爱心面前良心现)